Hello,
thanks for the feedback, it's glad to know my article really helped someone. Your linked website seems good for generate icons; I think the true price of RealFaviconGenerator is maybe it's really detailed FAQ.
So sorry for this too late reply, and feel free to make any discussion.
I came across your website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on 3ML for use in games like Mabinogi and Maplestory2 and I found your website to be very impressive and nostalgic. Just finding this place was like an adventure but the website even more so I would like to leave my comments and thanks and to encourage you to keep up the good work. I also love the Rising Sun track but why does it sound so sad?
Thank you, I'm waiting for a new message for long time. Rising Sun is so beautiful and sad because it's from a story like so. It's the main theme of the game Final Fantasy Adventure (actually the first game of Legend of Mana series).
由泛科學看到您一篇文章提到電力系統冗餘,內容有些錯誤,如認同有誤,亦請一併通知泛科學修正。
您的文章中最後2段提及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和前面表達即時供電能力冗餘的「備轉容量率」不同,「備用容量率」(percent reserve margin)指的是以年度為單位的、所有現役發電設備的冗餘發電能力[15]。這是一個長期發展的指標,簡單地說就是電網能應付各種大修、小修、故障、意外事件的餘裕。備用容量率越高電費就越貴,但相對地也更不容易受意外影響。2016 年,台電的備用容量率根據標準計算方式為 10.4%,但扣掉政治性長期停機的、以及算進未取得執照但參與了發電的機組,實際上的冗餘發電能力為 8.1%。多高的備用容量率足夠可能並不是一件容易分析的事:電費增加會連鎖性地影響物價,電力供應不穩定則會造成經濟衰退;但行政院其實一直對這個指標有建議標準,目前是 15%[16][17]。如果我們的電力建設維持在這個標準上,8 月 15 日的狀況對電網來說仍然會是吃緊的,但很可能不會發生斷電。可以說台灣電網的可靠性比起原先所規劃的要低了許多,而這導致了發生在大潭發電廠的事故,最終演變成為全國性的斷電事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前面所述無太大問題,最後幾行「可能不會發生斷電」是錯誤的,當然您所認知的斷電定義可能有所不同,但敝人要說,不管備用或備轉容量多少,即使達25%,於當日當時該狀況,仍會發生斷電,舉個簡單的例子:
有一團好友5人,現包了一間網咖,玩LOL線上遊戲,該網咖所有電腦都開機,但是5人僅能操作自己角色,因此5台電腦連上遊戲系統;玩到一半,店家的小孩一位頑童,關掉其中一人的電腦電源開關,因此電腦斷電該玩家角色跳離,團隊大敗…
以當日狀況來說,是因天然氣斷氣造成6部機組400餘萬瓩機組跳脫,非為事先知會有缺口然後可調其他機組補上之情形,因此即使有再多備轉備用,仍無濟於事,如同網咖有很多備用電腦,但當下角色跳離就是跳離,要換機亦需要時間,當日備用再多,亦不是10、15分鐘可完成點爐升載,則不可能短時間滿足所有需求,分區斷電亦必須。
你好,我查閱了相關資料並重新檢討了內容,確認這部分是有問題的。詳述如下:
1. 事發前全台供電量為 34810 MW,而低頻電驛僅在一分鐘內就因供電能力低於 33600 MW 被觸發,這段時間應不足以對事件作任何反應,因此短時間內的隨機斷電恐怕無法避免。
2. 備轉容量,無論為熱機備轉容量(機組已在運轉供電中但未滿載)或冷機備轉容量(機組尚未聯網供電),被定義為可在 10 分鐘內使用的發電量,因此若有足夠的備轉容量,即能在 10 分鐘內填補該事故造成的電力空缺。參考網路文章「漫談備用容量與備轉容量」、維基百科之「備轉容量」條目。
3. 第二個對電網造成一定影響的事件,是 14 分鐘後的中火跳機;若有足夠的備轉容量,由於電力系統能在 10 分鐘內恢復穩定,因此該事件很可能不會發生。
4. 若有足夠的備轉容量,由於將在 10 分鐘內恢復正常供電,亦不會有數個小時後的分區限電。
以上是我的回應;需要修正的部分我會聯繫泛科學處理。想確認你的意見如何。謝謝。
您好,確認極快並公開承認有問題,甚為感佩。
對您所確認與修改部分無太大意見。
不過另提供所觀察到之當日狀況,依當日狀況,雖備用機組可10分內上線,但觀察到各機組自上線後,分別用1小時以上昇載至8成,應與實務求穩有關(畢竟事已發生,再跳機恐釀更大風暴),所以說難以15分內完成,供參考。
我又發現一個比較嚴重的錯誤:台電對「備轉容量率」的定義和部分外國電力公司以及 Wiki 上的定義有一些不同:台電的備轉容量是以預估的當日尖峰值和當日可調度電力計算。因此當日實際上的備轉容量率(台電定義)會低於我文中計算的 5.51% 的(事件發生時並非當日尖峰);另一方面,台電似乎沒有提供以 10 分鐘完成升載為定義基礎的這種「備轉容量率」的數字,所以無法從我目前引用的數字中判讀它能用多久達成升載;只能知道備轉容量率夠高應該能避免分區限電,但短時間的電力容量曲線則不明。
擬再度修正...這部分的差異對一般讀者來說似乎會太複雜,必須做一點取捨。
在四處蒐集有關國內外的虛擬主機商評論時,意外發現該網站作者的 ptt
在看著作者的簽名檔,沉思了5分多鐘,頗有共鳴,就點進來了
起先還以為是遊戲網站,但四處瀏覽後才發現並非如此
同樣都是記錄自我的足跡,多數人都選擇寫部落格;以自己架站的方式真是少見
更重要的是這個網站沒有一丁點廣告!(為此還特別確認 ABP)
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,看到作者您的網站真讓我感動(立刻加入收藏XD)
對了,請問左上角的音樂是哪裡來的?是自創的?還是來自其他藝術家的創用CC授權?
老實說我一聽到 Rising Sun 的旋律,就捨不得關掉這個網站了
縱使聽著聽著就超過2個多小時(一直重複)仍不會膩,但我還是想問問有沒有完整版呢?
Hi 你好,這個網站真的曾經多少是個遊戲網站,但在免費遊戲盛行到我不太再需要和朋友說明「真的有人投入人生在做有遊戲性的免費遊戲」之後就很少更新了(而且上次資料庫轉移弄壞一部份遊戲檔案不太有動力修它)。我一直把這個網站當成生活的一部份在維持,所以當堪用的免費空間一一變得不堪用之後,我乾脆就租了 VPS。現在是 Google Cloud Platform。
左上角的音樂,三首都不是我作曲,是我照譜或聽音編輯出來的(內容都和原曲一樣)。本來是用 .mid 檔,後來因為網頁 .mid 的跨平台支援度成謎的關係,最後就用免費的 SoundFont 輸出成 .mp3 了。Rising Sun 原曲連結如下:https://youtu.be/C-2LF-iE3E0
大概是生在免費遊戲已經盛行的年代,對於作者...(或者我該說站主?)你的描述,我沒辦法深刻體會;這兩天我也看了作者你拯救出來的遊戲資料,果不其然裡面有99%我都沒有看過或聽過。可能是遊戲規模較大的我比較少碰,只有看過 node/370 的 kutar 而已XD
原來這個網站目前架設在是 GCP 上呀!最近有廣告免費試用一年,不曉得對於老客戶有沒有提供任何優惠呢?
有用過 .mid 作為網頁音樂元素,但像作者你這樣的做法我是第一次見到(切換頁面不會中止)。畢竟缺乏經驗及概念,對於你所謂的 「網頁 .mid 的跨平台支援度成謎」,可惜我無法理解。
我也有去聽了 Rising Sun 的原曲(謝謝提供連結),我不禁十分佩服那個年代的電腦遊戲配樂師,居然可以用這麼簡單的音色配出如此旋律!
最後再補個問題,首頁右下角那個登入到底是!?
.mid 網頁音樂的問題是:它在 Linux 下需要使用者特別設定過瀏覽器才能播放(一陣子沒用 Linux 了不知道情況變化多大),而在 Android 裡面根本無法使用。因為這個網站的瀏覽者有超過 1/4 是用行動裝置所以影響很大。
上述的問題在 W3C 新的 Web MIDI 標準中可能會被解決,不過它事實上還在草案階段,只有少數瀏覽器先支援了。我覺得等它普及以後我可能已經玩習慣 Soundfont 不想換回去了。
我沒有聽說 GCP 對舊用戶有補充什麼優惠。然後它現在的價格還是比我幾個月前用的 Vultr 貴一點(以最底層的方案來說);但因為 GCP 在介紹裡面說會把基於摩爾定律的硬體效能提升反映在價格上,所以估計在我的一年試用期結束以後可能會比 Vultr 便宜。
右下角那個登入是我自己用的,有空藏到別人更難找到的地方好了。
各位同學,Debian Stretch 已經預定會在 6 月 17 日 release。這個網站在那之後會有大規模更新(大概啦)。
發現有約 20% 的流量來自行動裝置,所以認真做了行動版介面;本來覺得工程浩大,但自己適應以後自適應網頁也逐漸能直覺地寫出來了。
例如寬度,這個看似有標準版型的介面主要是靠這樣的 CSS 寫法來控制寬度:width: X%; max-width: Ypx;
上次大改版以來久違地看了網站 log 檔,發現小毛病還是很多,於是稍微修正了一下網站程式。這次修正的部分是:
1. 軟體介紹的作業系統過濾不正常的問題,
2. 連結使用不同排序會造成子類別連結失效的問題,
3. 各式各樣不會影響瀏覽者但我會看到警告訊息的問題。
特別喜歡你寫的小說跟夢境呢...
每當有人消失時就會回來靜一靜
雖然沒什麼大變化 但這樣就好
是說你為什麼會作這麼多怪夢咧?? (輕輕敲敲頭)
沒問題的我現在沒事都在找bug
還有每次很久沒有留言我都懷疑是不是我前次改版把留言板改壞了。所以你也算順便幫我測試了。
話說因為登入很麻煩所以我每次開始玩就一直開著不關。
Miss
Hello there ,
I was doing some research on favicons (what to choose, how to design etc) and I found your page here (obviously I got the help of Google Translate): dejavu.city/node/576, and I wanted to thank you for this interesting piece.
After some more exploring online, I compared a few tools to generate favicons and found a good one that is ad-free and quite easy to use:
https://www.websiteplanet.com/zh-hans/webtools/favicon-generator/
I’m sure your reader will enjoy if you add it to your page 😊
In hope I helped back,
Daniela.
- 回應
三, 01/30/2019 - 05:02